时间: 2025-08-04 01:37:03 | 作者; 小九直播下载电脑版
今年恰逢丽水设市25周年。为深入参与基层服务,践行青年使命担当,7月23日至25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iZJU)暑期社会实践团5名本科生走进丽水,聚焦乡村振兴,围绕教育、农业、旅游领域开展为期三天的研学实践,通过走访政府机关、企业园区、田间地头,召开多场交流会,以青年视角深入观察丽水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切身体验丽水撤地设市卓越发展成就。
实践团抵达丽水首站,在共青团丽水市委完成报到后,旋即与市教育局展开交流座谈,聚焦丽水市在破解城乡教育均衡难题上的探索。设市25年来,丽水格外的重视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多年超6%,远超国家4%的要求,“问海借力”争取省级帮扶政策支持,跨山统筹优化学校布局,锚定“公平”与“质量”双目标,通过“浙丽优学”平台建设、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组建“教共体”“教联体”等创新举措,入选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公办园和省一二级幼儿园建设排名全省前三名,义务教育实现零辍学,高考总录取率超过全省中等水准。针对山区地理限制,创新采用视频教学“同上一门课”、优化调整小规模学校、改善山区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切实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积极推行“中高职”、“中高本”一体化办学模式,建设“小而精”的双优校和大学制院校,大力留住和培养本土人才。
实践团就教育资源下沉的具体技术支撑、职业教育对接本地产业的路径等问题,与教育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团员们深切体会到丽水教育工作者“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理想信念与务实举措,克服经济体量制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积极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所取得的很明显的成效,实属来之不易,充足表现了在资源约束下推进教育公平的复杂性与创新价值。
在市农业农村局研学中,实践团系统了解丽水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战略。近年来,丽水市多措并举,从扩大产业规模、强化品牌塑造、促进商旅融合等方面同步推进产业链建设,并在农业科学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通过自主研发颗粒机、揉捻机、色选机等自动化设备,实现农产品工厂化生产,大幅度降低了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提升了生产效率,丽水茶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已分别成长为年产值达178亿元和130亿元的优势产业。
面对当前农村人口空心化与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从依靠“土地”向提升“附加值”和改善“环境”转变,实施“强村富民”计划、设立强村公司、推进以科技与机械为核心的“农业双强”项目,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乡村发展成果卓著。实践团成员就科技设备推广的难点、如何吸引青年返乡参与现代农业等议题,与农业工作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刻感受到丽水正视地区与城乡差距,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系统化改革实践的积极努力。
实践团将茶产业作为重点研学对象,深入松阳县进行实地探访。在繁忙的“中国绿茶第一市”和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浙南茶叶市场,2024年交易额达67.24亿元,连续13年位居全国同类市场首位,辐射全国20余省市,打造了“小县城变出大市场”的典范。同时,通过“直播+电商”助农模式,全县已培育出1500余家网店,400余家直播电商,松阳茶叶线%,电商已成为年轻茶农增收的重要引擎。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带动松阳茶产业转型升级。
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已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2900余份,为品种改良和产业升级奠定基础。实践团仔细地了解“松阳银猴”等本土良种的选育过程,并参观了应用于茶园管理的各式农业机械。在大木山茶园,实地领略了“旅游基地+种植园区”融合发展的成功模式。在绿茗峰科技公司,全方面了解茶叶自动化采摘、数字化监测、高科技制茶流程和深加工产品创新,感受机械化、智能化与传统茶业结合的产业升级新图景。
松阳县发挥1800多年产茶历史优势,全县种茶面积达15万亩,年产茶叶2万多吨。全县茶产业从业人口10万余人,约占非流动人口一半,创造出全产业链产值超145亿元、“松阳银猴”品牌价值31.81亿元的辉煌业绩,茶产业成了振兴富民的顶梁柱。
松阳县茶产业研究院是浙江农林大学与松阳县政府合作设立的专业茶产业研究机构,同时又是国家三部委颁布的国家非遗传承人研修基地。“地方出题,高校答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思路,使科研人员有用武之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得以科技赋能,有力推动了茶科技、茶产业、茶文化“三茶统筹”创新发展。实践团就怎么样应对茶产业劳动力短缺、提升品牌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直观感受到茶产业在坚守生态底线的同时,充分激发科技与创新活力,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践团在市文旅局的座谈会上,获取了丽水文旅发展的宏伟蓝图,2024年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88.2亿元,占GDP比重8.64%,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并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丽水依托世界级山地生态资源、深厚的革命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以及蒸蒸日上的摄影艺术,打造“生态绿地”、“红色热土”、“艺术之乡”三大品牌,已拥有2个5A级景区、24个4A级及以上景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1658个景区村,致力构建“全域旅游”战略体系。推进“丽水山路1929”越野自驾、“丽水山居”民宿、“丽水山景”康养三大特色项目建设,特别是中医药基地康养等新兴业态,全方面提升游客体验和驻留率。实践团就如何精准吸引目标客群、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文旅体验等问题,与文旅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探讨,为实践团理解丽水如何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动能,提供了有益参考。
研学收官阶段,实践团专程参观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丽水市25年跨越式高水平发展实践”展览。2000年7月19日,丽水这座年轻美丽的城市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应运而生,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跨越征途。25年来,全市GDP从137亿元增加到2181亿元。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均跻身全国地级市前40位,在20个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16年居全省第一…一幅幅精彩画面、一组组数字巨变,在讲解员的生动述说中,深深印入大家的脑海。实践团对丽水25年伟大发展成就由衷赞叹,对丽水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新时代的丽水山区虽面临人才流失、产业体系有待拓展等挑战,但也独具生态资源禀赋、政策叠加红利、特色文化IP等显著优势。丽水的教育均衡化实践为乡村人才振兴奠定基础,特色农业全链升级激发出强大的绿色经济潜力,文旅融合发展有效激活生态与文化的双重价值。丽水乡村振兴在传统守护与现代发展、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之间探寻最佳平衡点,在政府、企业、社会全方位协同中再出发,必将从设市25年的深厚积淀中汲取澎湃动力,迎来新时代跨越发展的新辉煌。
浙江大学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丽水的山山水水,以思考回应发展的时代之问,他们带回的不仅是调研报告,更是对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深切体悟与青年担当。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2015 小九直播下载电脑版app|官网网址 tech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2465号-1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唐山路19号 电话:0631-5661516